古家具入手前需明辨真伪
2019/8/5 10:20:40 浏览:6075 返回近年来,古家具(主要指明、清时期的家具)在拍卖界频出高价,吸引了越来越多家具收藏爱好者的目光。在这种“大热”下,市面上激增了很多的仿古家具,现在古家具造假甚至已呈现集团化。那么,面对种类繁多的古家具,新手该如何辨别真伪呢?
一、看皮壳。
所谓皮壳,就是古家具的外表。首先要看家具的底面、背面的颜色和老旧程度是否统一,用料是否一致。古家具底部一般有自然老化的痕迹,而新仿制的古家具底部常被上漆和染色,呈色较新。一些新仿的古家具表面会被作伪者泼上淘米泔水或茶叶水,然后被放置在室外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后,家具表面木纹会自然开裂、色泽发暗,显出一种旧气,与其较新的底部形成鲜明对比,利于买家辨别。此外,古家具表面会有一层自然包浆,这种包浆用酒精是擦不出颜色的,而新仿的古家具,用酒精棉球一擦会马上见红,新旧立判。
二、看底部与四足。
首先要看家具的腿足部是否真的糟朽,一件古家具,各部位的糟朽度是不同步的,腿的糟朽规律一般是“一长一短,两中间”,即其中一条腿糟朽得最为严重,一条腿糟朽得则最轻微,剩余的两条腿糟朽程度居中。另外,古家具因存世时间较长,其腿部会因潮湿等外部因素而呈现出自然陈旧状态;而新仿的古家具无论怎么做旧,都很不自然,如作伪者会将桌椅类家具的四条腿埋在泥地里,一段时间后,埋入泥中的那截腿就会由浅入深地褪色,呈现水渍痕。但需注意的是,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,而伪品往往超出一寸。
三、看家具的类别、造型与结构,这是家具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首先,从家具类别变化上来辨别。如明代家具的类别主要包括椅凳、床榻、桌案、橱柜、几架、屏风以及箱匣等;到了清代,家具类别有所改变,如清代晚期开始出现躺椅,室内开始盛行摆放成套的扶手椅与茶几,并出现多宝阁等家具。
其次,从造型的变化上来判断。以扶手椅、靠背椅为例,能清楚地反映出明清两代家具风格的差异。如搭脑两端出头、扶手两端不出头的扶手椅,或搭脑两端不出头、扶手两端出头的扶手椅,多为明代家具扶手椅的早期式样。清代的扶手靠背椅造型结构大多比较宽大、厚重,注重雕饰,流行以名贵材料镶嵌或包贴;椅背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整屏式与三屏式两种,普遍采用靠背和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,不同于明代扶手椅按人体自然曲率设计靠背、扶手的做法。
从结构上来看,明代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,横者为梁,竖者为架,主要采用榫卯连接的制作工艺,黏胶只是辅助工艺。清代后期所制的家具各部件之间基本不采用榫卯连接,改为暗榫用胶合的简单工艺。此外,要辨别家具的结构,还可通过听声音来判断,如果自上而下声音发闷,说明内部是胶粘的;如果内外声音清脆且差别不大,则说明内部采用了榫卯结构。
四、看纹路。
现在有种很难分辨的造假方法,即选一根老料,将其表面做成薄薄的一层,贴到仿造的家具上。从表面来看,这确实是古家具的老料,但里面的木头全部都是新的。如果买家在购买时,能够看到木料表面纹路有多处重复,则需要多加小心。